×

尚于博葬在哪里

尚于博葬在哪里(袁绍死后葬在哪里坟墓保存状况如何)

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-09-06 09:27:19 浏览189 评论0

抢沙发发表评论

许广平和朱安去世后又葬在了哪里一自从鲁迅的父亲去世后,在鲁迅死后的前几年里,后来鲁迅和许广平一起到了上海生活,鲁迅去世后,鲁迅不敢解除和朱安的婚约,许广平主要靠鲁迅的稿费和自己的文章来维持生活,许广平一直承担起了鲁迅生活和工作的助手,袁绍墓最初规模很大。

袁绍死后葬在哪里坟墓保存状况如何

汉末天下大乱、诸侯纷起,强者着跨州连郡,弱者宰割县邑,相互间征伐攻讨,使得海内混乱不堪。当时,在帝国权威扫地的局面下,有志于开拓新局面的军阀并不在少数,但就最初的实力而论,最有希望统一天下之人并非曹操,而是深受士族拥戴的大军阀袁绍。

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家族,从高祖父袁安开始,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三公职务(即司徒、司空、太尉,皆是名义上的宰相)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,无论是权势还是影响力,均非其他家族可比。袁绍正是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,得以在汉末的战乱中脱颖而出,没几年功夫便占据冀、青、幽、并四州之地,拥有带甲之士数十万,在群雄当中势力最为强大。

袁绍不仅占据的地盘最广、人口最多、兵力最强,而且深得士族集团拥戴,再加上手下谋士猛将如云,如果能用心经营的话,那么在逐鹿中原的战斗中,恐怕没有对手敢与其争锋。然而袁绍刚愎自用、目光短浅,干大事而惜身,见小利而忘命,最终竟把局面做得越来越小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200年,袁绍与劲敌曹操在官渡展开终极较量,结果大败亏输,从此一蹶不振。2年后,袁绍在驻地邺城愧恨而死。5年后,袁氏家族被曹操彻底消灭。空有四州之地却不能建立王图霸业,最终却为他人“做嫁衣”,袁绍的结局,怎可以用“窝囊”两个字概括得清楚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袁绍死后葬于何处,正史当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,毕竟作为一个失败的军阀,一个叛逆者,当时的官方以及后世的史家,都没有兴趣,也没有必要对袁绍的葬所进行交代,或进行详细的考证(当然,袁绍家人刻意隐瞒的可能性也很大)。不过,民间对于探究袁绍墓的所在却是情有独钟,并且因为官方和史书的刻意回避,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说法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第一种说法称袁绍死后葬于今河南省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,即汝南袁氏家族的故里。按照民间的说法,在袁绍因病去世后,其族人暗中携带其棺椁返乡埋葬,地点位于曹河岸边。由于当时的袁老村属于曹操的地盘,所以袁氏族人出于担心,便将曹河改写成漕河,意在欺瞒曹操,以防止他对袁绍掘坟戮尸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据当地人讲,袁绍墓最初规模很大,但经过长年累月的雨水冲刷,逐渐变得越来越小。如今,袁绍墓已经被附近的村民称呼为袁金滩,又称鸡心滩。每逢初一、十五,袁氏后人都会到袁金滩烧香祭祖,以祭祀先人。当年袁项城出任总统后,曾到袁老村祭祖(袁项城认袁绍、袁术兄弟为祖先),并在袁金滩前树起了旗杆,前后朝拜了三天时间,一度成为当地的盛事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不过,考虑到当年的情势,如果袁绍真的埋葬在老家,曹操不可能得不到一点儿消息,所以袁金滩是否真的是袁绍葬身之所,其实大有可疑。相较于袁金滩,第二种说法,也即袁绍死后葬于今河北省沧县境内,似乎更为可信。沧县古称浮阳县,在汉朝时隶属于幽州渤海郡,而渤海正是袁绍最初的根据地,所以他死后葬于此地的可能性很大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沧县境内的袁绍墓,又称前高龙华古墓,位于高川乡前高龙华村东北700米处,是典型的汉朝风格古墓。袁绍墓地处平原,南边60米处为东西向的土路,右靠南北向的阡陌,北边200米处则有滹沱河故道由西向东穿过,墓地四周满植柏树,地理环境相对幽静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,但今天的袁绍墓依旧规模可观,其封土高大,呈椭圆形。墓地东西长52米,南北宽36米,高8米,总占地面积约1510平方米。据当地人讲,此处原有古墓大小两座,但小墓在1956年塌陷,仅有大墓保存至今。如今的袁绍墓置身于田野之中,除了一座硕大的土堆和墓前表明身份的墓碑外,此外再无其他标志物。不仅如此,墓上荒草萋萋,显得异常的冷清、荒凉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虽然袁绍墓在1993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但保存情况并不乐观,在2009年5月中旬,古墓曾连续两次被盗墓者盗掘,封土层被炸开并遭严重破坏。次年10月,袁绍墓又发现被盗的痕迹。袁绍墓本已几近萧条,如今又连番遭逢盗掘,让死后千余年的袁绍在地下也难以安宁,此情此景,实在令人唏嘘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史料来源:《后汉书》、《三国志》、《资治通鉴》

现在的老人孩子都在外地,以后自己老了去世了在哪里安葬合适呢

哎呀!你这是,房中打伞空费神。我经过的一位老人,有退休金,自己八十岁左右揍好了自己的大寿坟,九十多岁去世,连口棺材也没捞着,同样与小坟葬骨灰盒,谁说了算,儿子说了算,你说了不算,过好阳间每一天吧,别考虑多了,是不是,瞎子点灯白费蜡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鲁迅去世后被葬在了上海万国公墓,许广平和朱安去世后又葬在了哪里

自从鲁迅的父亲去世后,鲁迅的母亲就忙着为鲁迅的婚事操劳,原因很简单,鲁迅是家中的长子,承担着继承周家香火的重任。“父母之命,媒灼之约”,这就是那个年代婚姻的本质,基本上都是家长说了算,有不少人也只是结婚的时候才见了第一面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1901年鲁迅和从来没有见过面的朱安订婚了。朱安是一个旧式的女人,没有读过书,传统守旧,听话顺从,是鲁迅母亲喜欢的那个类型。1906年,还在日本读书的鲁迅被母亲骗回老家结了婚。结婚的第2天,鲁迅就搬到了书房来住,第3天就离家回到了日本。用鲁迅的话说:“她是我母亲的太太,不是我的太太,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,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,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”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这时候的鲁迅像小说《家春秋》中间的老大,虽然读了不少新式的书藉,也是一个新青年,但必须承担起家族的某些重大责任,在这方面他是无力反抗的。因此鲁迅后来在北京工作后,就把全家都接到了北京,承担起了长子照顾整个家族的任务,对于朱安同样如此。在鲁迅的心目中,他接受母亲的安排,但是不接受朱安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后来鲁迅和许广平一起到了上海生活,但依然每个月给母亲和朱安寄生活费,并且让他们生活在自己购买的北京四合院里。在鲁迅死后的前几年里,许广平靠鲁迅的稿费收入过着不错的日子,周老太太和朱安的生活费还有着落。抗战爆发后,鲁迅的稿费就变得非常低,周老太太和朱安不得不依靠周作人的资助生活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1943年周老太太去世,朱安就拒绝了周作人的资助,许广平那边也没有给什么钱,朱安又没有什么生活技能,只能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。后来朱安准备卖掉鲁迅的一些藏书来维持生存,登在报上的广告被许广平看到了,她马上派人过来表示反对,最终也只好作罢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许广平出生于广东的名门望族,她的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,她的堂兄许崇智曾担任粤军的总司令,参与了创办黄埔军校。她还是香港演员许绍雄的姑姑,家中的名人不计其数。

这样的名门望族家庭自然不会接受她和鲁迅先生之间的爱情,何况年少时家中早已定了娃娃亲。当许广平的初恋情人去世后,她慢慢就喜欢上了鲁迅。甚至我们可以说在这一段爱情里,许广平比鲁迅更加勇敢,鲁迅一直不敢接受这段爱情,觉得自己不配有新式爱情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在周老太太面前,鲁迅不敢解除和朱安的婚约,自然也没有办法娶许广平进门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两人就只能是同居关系。但对他们来说爱才是最重要的,那张婚约只不过是一张纸。

从1927年起,两人就在上海同居了。也正是徐广平陪伴鲁迅走完了最后的十年,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周海婴。许广平一直承担起了鲁迅生活和工作的助手,默默的成就了他的伟大。

在鲁迅去世的时候,有很多人自发来悼念鲁迅,就连南京的蒋委员长也不例外。甚至鲁迅在上海的工作也是南京政府安排的,每月大概有200块大洋的收入。因此鲁迅和蒋委员的关系也并不像现在所传说的那么差,当然你也不会有多好,因为鲁迅在批评面前是从来不看人的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鲁迅去世后,许广平主要靠鲁迅的稿费和自己的文章来维持生活。日本人占领上海后,把她关进了监狱,备受折磨,后来被鲁迅的好友内山先生保释了出来。

1947年,孤苦无依的朱安在北京去世了。她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埋葬在鲁迅的身边,但最终也没能如愿。她被埋葬在北京西直门外的保福寺,只有一个坟丘,没有墓碑。

1968年,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中,许广平受到了冲击,诱发心脏病死去。因为许广平和鲁迅之间没有结婚,按照旧时的规矩是不能埋在一块的。有自知之明的许广平立下遗嘱,不要保留自己的骨灰,抛洒在大海上就可以了,因此她是没有坟墓的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朱安是旧时代的牺牲品,她的婚姻是不幸的,一生都没有和鲁迅住在一块,更没有孩子。但朱安一直把自己当成了鲁迅的大太太,当她得知鲁迅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,就给孩子做了很多衣服,并且希望能够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来抚养,但也没能如愿。-尚于博葬在哪里

许广平为了自己的婚姻背叛了自己的家族,爱我所爱,无怨无悔。新中国建立后,她把鲁迅的所有稿费都捐献给了国家。在鲁迅死后她拒绝改嫁,只为一生都守候的那个鲁迅。